8699 -- 2014 0805
這是在莫斯科的一次宗教考試。記述其事者是托爾斯泰。
「那時,主教親自來考問某女校的女學生們:甚麼是十誡的第五誡?
「當學生們正確地說出答案是『不可殺人』時,主教往往會繼續追問:『是不是無論何種情形之下,永遠禁止殺戮?』而預期的標準答案是:『不,不是的。因為在戰爭與死刑中,殺戮是允許的。』
「但有一位女學生,當她聽到主教問:『殺人永遠是一件罪惡嗎?』就紅著臉,感動著,下了決心,回答道:『---永遠是的。』
「對於主教的一切詭辯,這年輕的女郎毫不動心地回答說,無論在何種情形中,殺戮是永遠禁止的....
「儘管那主教辯才極好,也終於辭窮,被少女戰敗了。」
在托爾斯泰的心中,第五誡是沒有例外的。(李察摘寫自傅雷譯:《托爾斯泰傳》)
上文是十七年前的李察舊作,原刊明報:
問到底 No.3166 970930
十七年之後,才驚覺托爾斯泰之高明。他把最難解釋的一場大辯論,一語帶過了。
舊約是一部充滿矛盾的奇書。舊約之中,有摩西提出的十誡,但亦有其他章節,提到上帝竟然命令猶太人去殺盡其他民族。而這其他民族,就包括了今日巴勒斯坦地區中的迦南人。上帝命令猶太人,把迦南的男子女子全部殺光,只餘下處女和小孩。而這已經是數千年前的往事。今日的猶太人,是連處女和小孩都不放過的。
上文中,主教和女學生的辯論,不知道有沒有提到這一點。舊約聖經中有矛盾,是不是上帝自己有矛盾,還是:有的章節,根本就是被某些人偽造的,目的是把本民族的行為美化。
上文中的女學生,未必飽讀歷史,學問當然遠遠不及大主教。但是,女學生所運用的,是人性中的本來智慧。無論甚麼書本,甚麼章節,都不是絕對的。但內裡的感覺,卻是可能直接了解的。不可殺人就是不可殺人,這是早己寫好了在每個人的內在心版裡的。無論任何辯論,都不能夠把人的內在智慧改寫。
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中國人說的「埋沒良知」。本來智慧都被掩蓋了,就只能靠外在的文字去掩飾。
而更可令人驚懼注視的,是以色列國內的民意調查,百份之九十七的猶太人,竟然贊同轟炸巴勒斯坦。
他們是如何思考的?到底猶太人的思想網絡,是怎樣形成的?形成是一個問題,而形成之後的頑強,又是另一個問題。聯合國十七次對以軍提出警示資料,說那明明是一間學校,有很多平民,但他們仍然開火。
思想網絡的頑強力量,盡情顯現了。
8699 上帝說過可以殺人麼 2014 0805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