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
從另一角度來看,如果中國真正了解中文,中國經濟起飛,就近了。
Che Hung Lee 君寄來一些中文研究的資料,十分珍貴。他在八十年代寫的博士論文中,已經注意到漢語文的特殊本質。他的論文,討論了中文中的「耳」、「目」功能問題。這其實是相當先進的研究。相信當時甚至現在的很多語文專家,都未必留意到,中文在這方面的特殊本質。
中國文字是有很多超卓表現的。例如,中文是最快速的閱讀文字。以中文閱讀,比以拼音文字閱讀,快得多。中文又是最快速輸入的文字。輸入中文,比輸入拼音文字,快得多。中文也是最快速的檢索文字,比用拼音方法檢索,快得多。中文更是最快速易學的文字。雖然,今日在全世界三百五十多家「孔子學院」的中文老師未必知道:因為,他們全是用拼音方法教授中文的。那真是好比拉牛上樹。捨易取難了。如果這三百五十家學院中有一位朋友,膽敢嘗試一下不用拼音方法教授外國人,他必定有特殊成就的。怕只怕是,這樣的人,一個也不會有。
中文的這四大優勢,是怎樣來的呢?
其中一個論點:中文是使用光波傳遞的。
未曾深思的朋友或者會好奇地問:
甚麼,難道英文不是用眼睛看的嗎?英文不是用光波傳遞的嗎?
真是希望,這一類的「常識」,將來是人人知道,不必大費唇舌的。
舉例來說,有一個英文字是「煙斯比利純」(inspiration)。一個受過普通教育的拼音人,會先把這聲音送進腦中,然後,由腦中的某種機構,翻譯出來。
過程大約是這樣:
1.拼音字(inspiration) 。。。》 2.聲音「煙斯比利純」 。。。》 3.意義
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拼音人,能夠用人為的努力,看書的時候,心中不必發出聲音。他們都是掌握快速閱讀要訣的人。能夠跳過聲音這層次,直接了解文字。他們要用很大的努力,避過聲音這一層。雖然,拼音文字的設計原意,並非如此。
但是,漢字是不必經過中間的聲音轉譯的。一看文字,就可以直接得到意思。
只有兩層,而非三層。
1. 漢字(靈感) 。。。》 2.意思
有証據嗎?
日本人曾經作過一次實驗。他們在高速公路上放置三種路牌,測試駕駛人的反應。三種路牌是漢字、日文拼音字母,還有英文拼出的日文字母。結果,自然是看漢字快些。這資料,是多年前看到的。可能未必很全面,也忘記出處了。但是,如果有認真的語文學者循此途徑研究,一定有所發現的。
以上,只是中文的光波傳播性質。
至於中文的另外一個重大特質:中文是語言和文字有不同用途的。特別是文言文的「文」,對於思維系統的用處來說,是更大的。一個字可能表達的意念,比一串說話所能表達的意念,在大腦中處理的時候,程序是一定不同的。雖然,今日的研究仍是相對的很少。
而更重要的問題是:中文既然如此優秀,那麼,中國文化何以在兩千年的實踐中,落後於西方?
紙短文長,以後再討論好了。
但是,無論如何,如果中國人不能了解中文,經濟起飛是不可能的。
(中國人是否了解中文 No. 8328, 2012.3.8)
李察直線電話:2559-4690
海外請撥: 852- 2559-4690
★來信請寄GPO Box 4048, Hong Kong. 或電郵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s below.
1 則留言:
有人發現英文或其他拉丁字母語文的一篇文章中,所有字只保存頭尾兩個字母,中間的字母亂掉,即是讀音也亂了,但還是能很快的看得懂和明白
>>> I cnduo't bvleiee taht I culod aulaclty uesdtannrd waht I was rdnaieg. Unisg the icndeblire pweor of the hmuan mnid, aocdcrnig to rseecra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taer in waht oderr the lteret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rpoamtnt tihng is taht the frsi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hg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ao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houtit a pboerlm. Tihs is buc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te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aznmig, huh? Yaeh and I awlyas tghhuot slelinpg was ipmorantt! See if yuor fdreins can raed tihs too.
這樣可以說是拼音文字熟練後,演變成象形的方式被解讀,所以中間先化成「聲音」再解讀意思的過程已經被忽略。可以這樣說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