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知行,有何害處?
…………………………………………………*李察
(問到底 No.7525 2009 0922 Tuesday)
在莊子哲學中,「止」和「行」是一對的,是缺
一不可的。莊子說,「官知止而神欲行」,就是看到了
在「官」和「神」之間的對應關係。
人的感覺器官,是外在的、表面的。但是,人的
心神,卻是內在的、基本的。兩者巧妙配合,就能夠
充份發揮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高能量。
人類的精彩行為,就是發生在這有限的感覺器官
和無限的心神之間。
可惜的是,兩千年來,中國文化都是片面強調知
止。知止的想法,在主要的學術派別中,佔有重要地
位。除了莊子提出止行兩者的微妙關係之外,儒學和
老子都片面強調知止。
如果用一種較為通俗的解釋,孔子的知止,就是
「不要亂來」。儒家的一種重要想法基礎是:「戒慎乎
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這一點,幾乎所有的
中國人,都是一說即明的。因為,這是流行了兩千年
的觀點。
只有孫中山的想法,完全不同。孫中山提倡:「不
知而行」。這是一種冒險和探索的實驗精神。跟鄧小
平的「摸著石頭過河」,有相近的意義。
老子的知止,出於一種相對觀念。老子認為,大
和小,強和弱,都是相反相成的。最好是自居於一種
弱小位置。不要自大,不要自誇。這是老子哲學的重
要戒條。任何自大的人,都是把自己處在危險的境地。
所以,老子認為,「知止可以不殆」。
在老子哲學中,所謂「大國堀起」之類的話,是
不宜宣之於口的。就算是他人送來的高帽子,也必須
立即敬謝。
儒家提倡知止,主要是因為儒家的宇宙觀念。儒
家並不主張任何探索行為。因為,儒家認為,超自然
和大自然都是人不能知道的。人處在大自然之中,最
好是永遠保持一種恐懼和戒慎的心情,而一切行為,
都不可越軌。這一種想法,好的一方面是可以保持人
的謙卑情緒,但在兩千年的實踐中,謙卑已經變成為
畏縮。這是儒家哲學不可避免的必然發展。因為,不
能勇敢探索,就只能永遠保持自己的一種恐懼情緒,
戰戰兢兢做人。
而儒學的「止」,尚有第二層的意思。就是「位
置」。知止,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要各安其位,
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可越位。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本來意思。本來,這一種意思,也有積極意義。
「維民所止」,以百姓的位置為自己的位置,是很高
尚的想法。百姓要去那裡,統治者就去那裡,好像是
民本思想。但提出「維民所止」的人,亦被滿清的雍
正皇帝借口文字獄而全族屠殺。
在《禮記》《大學》中有一句:「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六種程序,亦可能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心理程
式:
止,定,靜,安,慮,得。
知止,心定,才能達到一種寧靜的境界。心好像
一個湖,心緒安寧,能量儲備,似乎就可以運用了。
慮就是思考的運用。思考之前,原來要經歷止、定、
靜、安四個階段。
表面看,這六種程序,好像有點道理。實際上,
只是儒家的思維限制。當思維被限制在固定範圍裡,
對範圍之外的事物一無所知,對範圍之內的事情,嚴
格遵守現行制度下的規章,就算是「得」了。
至於中國斷層文化中的「止於至善」有何特殊意
義?為何不說「追求至善」,而只說「止於至善」?
明天續談。
李察顧問服務
查詢電話 2559-4690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9.9.22. 香港時間: 午夜過後)
(明天問題:)
利用 Windows Live™ Photos 輕鬆分享相片。 簡易上載及分享照片
2 則留言:
這篇有兩個觀念,"止於至善"與"知止":
1.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至善可達否? 不然,因此無所止.
這正合同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也合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因此大學之"止於至善",並非"止為至善"
2.知止
莊子 "以神遇不以目視", "官知止而神欲行" 之"知止"
非
大學 "知止而後有定" 之"知止"
何以強加比對?
官知止而神欲行,表達的是五官的限制,眼睛看到,手上觸感,感覺手上的刀不能再往前了,知止了.但是神欲行,精神(? 很難給個現代名詞)並無限制,因此神仍可前行.
知止而後有定,知其將止處於是能安定,於後則能靜安慮得.這是方法
3.感想
"官知止而神欲行"我認為最精采的地方,在於,官知止了,但只是知,是不是真的止了,沒說. 神欲行,但只是欲,是不是真的行了,沒講.
在這知止未止,欲行未行之間, 自己拿捏, 豈不妙哉?
莊子的知止,老子的知止,孔子的知止,有 近似而不同的意義。
只有莊子的知止,是與「神」合在一起講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