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5

印度文化是否失去靈魂?

當然不是。印度文化未死,仍有高度活力。不可以説是失去靈魂。

只是,由於縱慾和禁慾的强烈衝突,使思考失去了正常的反應。猶如拳擊手進場,就都會全神對敵,無暇欣賞風景。

這種情况,並不是失去靈魂,而是另一種徵狀,一種暫時未有適當名詞去反映的徵狀。

陷入此種徵狀的文化,對於生活的一切其他方面,都會失去興趣。就像一個只喜歡音樂的朋友,會對機械一無所知。

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徽像,和發生在一種文化上的徵像,是不同的。

因為文化會構成河道。河道已成,水就只有一條路。

當大部份印度智者,都只關心如何追求寧静,如何制造空靈,如何抑壓色慾,河道就只能有一個方向。他們會逐漸失去和大自然的溝通能力,不識探索,也不會知道怎樣做人。

印度智者大约未必贊成。「怎麽?我們的全部著作都在研究做人道理,你説我們不識做人?」

真是很抱歉的講法。而我們也很難設想一種没有河道,但向下有根,中央有幹,横向有枝,往上有葉的全方位文化。

其實印度政府已經是十分聰明的。他們早已揚棄甘地的那一套精神哲學。政府上上下下,也再無人談論甚麽抑壓慾望。

他們只是自以為「務實」。

但火燒新娘和强姦案仍是發生。印度學生,肯上進聰明的不計其數,但無法引領印度經濟上揚,風浪一來,便危機四伏。

這是因為,一種尚未有名詞的文化徵狀,仍是在强力主宰印度文化。

表面看,好像是失去靈魂。但失靈魂是一個错誤名詞,會更加使人看不到這種文化的對立徵像。

一種文化到了這種情况,往往只是失去信心。印度人不會相信印度人。印度人也不會相信印度政府,更不會相信印度國會。

那他們相信甚麽呢?

他們只會相信外國。

外國是更加不清楚的地方。但他們别無選擇,只有相信外國。雖然外國勢力不斷妖魔化印度,但他們在反感之餘,並無抗辯的好辦法。他們可能禁止一部外國電影,但不能禁止一種文化徵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