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是「性隨心」的嗎?
………………………………………………*李察
(問到底 No.7965 2010 1206 Monday)
在研究莫扎特是「性隨心」,還是「性放縱」之前,
或者,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這關於「性」的問題,文藝
復興中的智者是如何回答的。而一個隱隱存在的問題可
能已經長久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尚未有答案:為甚麼伊
甸園中的阿當和夏娃,是裸體的?後來又為甚麼要穿上
衣服?
米開蘭基羅的精心傑作,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
位有遠見的教宗保祿三世,任命繪畫的。無人可能
想像,在十五世紀的教堂裡,會有全裸的人體畫像。
米開蘭基羅被調離職,要他離開他最擅長的立體雕
塑,去教堂裡繪壁畫。到壁畫公開面世之日,世人
大嘩。那是一幅裸體的最後審判圖。少數權力份子,
甚至主張毀掉。
但幸運是當時的教宗支持他。據傳記作者Rolf
Schott 說,他所畫的自然和人像,不是普通的自然
和人像,而是自然和人像的本質(Essence)。而我們
也可能相信,這繪畫的意旨,並非米開蘭基羅一人
的見解,而是文藝復興中的一種慧見與共識。
保祿三世當選教宗不久,就親自帶同一班紅衣
大主教,造訪米開蘭基羅的卑微寓所。教宗決心要
振興道德,整頓紛亂的思維。今日的人,可能想不
到,一幅畫在教堂裡面的壁畫,會有甚麼作為。但
保祿三世就是有這種預見。最初,米開闌基羅還稍
稍有一點猶豫心,但教宗大力堅持,很快,米開蘭
基羅就同意了。這張畫,是需要親自細看才可能體
會的。據說,任何人看過這張畫,都宛如經歷了一
場靈性的洗禮。這是李察可以見証的。或者可以說,
不是一種繪畫的畫風,而是作者本人的思想高度,
帶動了一整個時代。觀者受到震撼,就自動把一種
新的思維方式傳頌出去。
保祿三世的決心,亦可以從他處理一宗投訴事
件中見到。有人投訴,自己的面容,被畫了進畫中
的地獄部份。保祿三世如何回答?投訴人是教廷
的典禮官。這典禮官曾在壁畫面世後大事抨擊,說
這畫好像妓院中的裸體壁畫。後來,米開蘭基羅就
把他畫進地獄中去了。用一條蛇纏著他的軀幹,還
要咬他的陰莖。教宗的答案很直接:地獄中的事情,
他是無權過問的!(另據Will Durant 說,教宗的答
覆是:就算是一個教宗,亦無權從地獄中釋放一個
靈魂出來。)
可以說,保祿三世的慧見,直接迫使了一種智
慧的想法,堅持到了今天。雖然,兩百年後,壁畫
中的許多裸體部份,被塗上衣料掩蓋,但是,原始
的精神,是塗不掉的。而且以後,歷代的教宗,都
是在這相同的西斯汀教堂中選出來的,裸體的壁
畫,就是他們靈性上的見証。
問題是:當我們面對伊甸園中的裸體時,還站
不站得穩?
更加尖銳的問題是:贊同裸體,就是天國?反
對裸體,就是地獄?米開蘭基羅已經把典禮官
Biagio 投進地獄。他的判斷,是不是正確?李察也
是要等到了今天,才能確信,他是正確的。是的,
這是一種分界線:美和醜,善和惡,真和假的分界
線,都在這裡了。
或者,我們可以把另一位也是號稱為智者的印
度聖人甘地請來,請他跟莫扎特對質一下。
問題是:如果甘地來到了伊甸園中,面對許多
裸體美女,他會怎樣?他會不會像我們中華大地裡
的唐三藏那樣,只是閉目頌經,手騰腳震?
甘地會不會閉上眼睛,假裝看不到?
如果他「假裝」,他就不是聖人了。他已經虛
偽了。
歷史上,唯一可能出現的人類份子,只有莫扎
特。只有莫扎特會迎上前去,跟女性們隨意嬉戲一
番。另外,就只有賈寶玉了。而賈寶玉是中國文化
中的虛擬人物,換句話說:所有中國人,體質之中,
都是有賈寶玉因子的。
而奇特的是:賈寶玉跟莫扎特是異常地相似
的。兩個人都風流快活過,但那不是放縱。那只是
隨心。
李察大膽創造了一個名詞:「性隨心」,而那是
跟「性放縱」相反的。
賈寶玉和莫扎特,是怎樣「性隨心」的呢?當
他們的動機是如此純潔明淨,我們俗世中的人群,
是很難明白,更是很難倣效的。那火鑽中的明光,
能夠看見的人,寥寥可數。幾乎是不可能想像的境
界。此所以,後世閱讀《紅樓夢》的人這樣多,而
了解的人卻是那樣的少。
而不久,莫扎特和賈寶玉,就都從「性隨心」
的境界,轉向「性歸心」的境界了。
而這也就是《安魂曲》的創作因緣,也是《紅
樓夢》的創作因緣。
而李察可以寫出的,大約也是只有這麼多。
我們大多數的凡人,無法分辨隨心和歸心的分別,
只能是隨波逐流,等待歷史給我們更多的教訓好
了。
李察顧問服務
查詢電話 2559-4690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明天問題:
近似佛家中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嗎?
回覆刪除是的。很近。
回覆刪除只是,亦有可能是:酒肉滯塞腸,佛祖是空想?真正的酒肉和尚,千古罕見。就如同莫扎特也是千古罕見的。留下來的,只是一爿靈光而己。